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通常面临高频率的变化和快节奏的生活,精神压力较大,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指导思想,居民事务服务中心计划开展“阳光心情”心理服务进社区项目,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精准化个体心理咨询等形式,为辖区群众及社区、党建工作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一)服务对象:辖区群众及所有社区、服务站、党建站工作人员
(二)项目服务周期:规定时间
(三)服务内容:
活动次数:8 个社区、1 个永康公寓服务站、4 个党建工作站各 2 场,共 26 场次。
(1)针对辖区群众开展群体心理服务
以提高辖区群众的身心健康为目的,让辖区群众在轻松温馨的活动氛围中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重视心理健康,结合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通过心理游戏等形式,提升辖区群众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区氛围。
(2)针对社区及党建工作人员开展团体心理服务
加强社区、党建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帮助社区及党建工作者掌握科学有效的沟通方式和工作排压方法,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发挥其治理社区、化解矛盾、服务居民的能力。通过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收集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压力问题、情绪问题、沟通技巧问题等等,并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科学指导工作人员疏导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服务专业能力,提升工作效率。
(1)辖区群众个体心理咨询:个体心理咨询具有一对一、针对性强、隐私性高的特点,更便于辖区群众咨询及解决问题。街道将在辖区开展免费心理咨询日活动,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二级心理咨询师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22活动次数:共 32 次,每次 3 小时。
(2)参与社区治理:街道将通过引入专业社会资源助力社区治理工作,用心理学的方法协助工作人员对社区或党建站有矛盾升级倾向的相关人员进行评估和调节,有效化解社区矛盾,预防冲突升级矛盾恶化,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营造更加美满和谐的社区氛围。
活动次数:平均每个社区或党建站提供不少于 3 次服务,总次数不少于 3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