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9
心理咨询是一个十分专业的学科,目前来说,各地区的心理咨询工作室的模式是以服务本地为主,在一些一线城市,一些心理咨询平台定位服务全国市场,给各个本土个体心理咨询师或者机构提供不少的咨询机会。在地区本土的机构则竞争较为激烈,在原本客户需求有限的背景下,如何突破?或者说增加自己的客户流量是每一个心理工作室看重的点。对于二三线城市,在心理健康大力发展和政策的推动下,下沉市场必将是大机构看中的的潜在市场,本地心理服务工作室如何才能进行有力的线上和线下转型是关键。
对于客户来说,心理咨询他们看中的效果而不是单价,目前整个心理服务行业收费价格较为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心理咨询师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在一些地区异均凸起的服务机构,他们往往提供较为完整的服务体系,服务的范围以及专业程度也被大多数客户接受,课程、咨询、培训等业务融合一起,给客户的感觉就是专业,这也是工作室想要输出的内容,而不是靠宣传上我们某某本地专业的心理老师,这样不仅仅造成客户的担忧,也在转化在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在工作室的定位、形象输出、价格、服务范围都思考进来,打造有利于自己专业和竞争力的本土品牌效应才能够活的更久更远。
对于个人和企业的心理服务工作室,往往在运营上缺少有效的投出,这些虽然和工作室的规模、收益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有不好的工作室都在尝试的新模式去获取更多的流量,比如前期:做形象引流的官网、尝试着抖音的短视频运作等,但是对于一个没有专业的和经验的团队来说,很容易走弯路,在很长的时间内探索也得不到想要的效果,或者的永远跟着别人的脚步模仿却浪费更多的精力以中途放弃告终。
在客户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一对一的服务模式或者沟通形式来牢牢把握住客户关系,但是工作室一旦发展起来,潜在客户、成交客户、忠诚客户、待转化客户、客户转介等等诸多关系中,我们再也没法进行一对一的管理,在咨询老师较多的机构,预约时间的合理安排,最大高效的利用好咨询师的时间能够节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咨询工作,在这一点上,可能是大多数工作室的问题。
我们了解到很多咨询老师都是专业的心理学毕业,在没有外聘运营运作的工作室,营销对于咨询师们来说就是简单的优惠减免,在互联网时代,完成客户的引流,截流,回流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来说,大多数的工作室依靠的仅是公众号的软文,发布一些活动,在获取更多的流量和扩大传播来说,这些工作意义并不很大。如何利用有效的工具来引流,列表十分关键。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输了?这是伟大企业诺基亚手机业务的经验教训。
随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落地规划,在顶层政策的驱动下,心理服务行业肯定会向着更大的蓝海市场挖掘扩展,在没有bat巨头的心理咨询行业也必将受到更多的资本市场的青睐,个体工作室和个人心理咨询师改如何把握时机或者存活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申明:内容为浩途科技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