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信息 > 常见问题 > 开学了,心理普查该如何高效进行?
发布时间:2020-09-03
在中小学心理危机筛查工作环节中,学校心理危机筛查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为 学校的心理专(兼)职教师,班主任、心理委员、学校医务人员等在心理危机筛查 过程中应积极参与,特别是班主任应在心理危机筛查工作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 作用。
中小学心理危机筛查工作的途径应是静态普查与动态观察两种方式的结合, 需建立一套动静态结合、全过程、全方位的筛查制度。其主要方法是在对学生进行 心理普查(静态普查)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个别心理咨询及班主任、心理委员和学校 医务人员平时观察情况等(动态观察)进行综合评估筛查。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学 生的筛查工作以班主任日常观察记录的方式为主;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的筛 查工作除班主任日常观察外,可选择适当的心理量表进行测验,检测结果可作为筛 查的参考;中学阶段的筛查工作建议采用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心理普查是心理危机筛查的重要途径。心理普查能及时发现心理异常学生, 提供心理危机筛查的基础性信息。各地中小学应在每年 9 月份进行起始年级(小 学从四年级开始)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此工作应指定专人负 责,一般主要由各校心理专(兼)职教师负责,可选择在心理课、班会课等合适时间 统一安排班级学生到学校机房使用心理测评软件施测。新生心理普查的主要目的 是初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选择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综 合测量或 90 项症状清单等量表。另外,艾森克个性测验和卡特尔 16 项人格因素 问卷等人格测验可作为了解新生性格心理特点的一个有力补充。
图:心理普查流程
面对全校动则几百上千的人员普查记录,头痛的不仅仅是心理老师,如何利用一款高校的工具来帮助相关负责人进行普查工作呢?浩途科技的云端Saas测试工具上市了,利用数据处理计算能力,依托互联网快速的建立心理普查分析数据,不仅解决学生测试的难题,更是减少老师的工作量,帮助老师建立心理档案。https://www.haotukeji.com/fuwu/94.html
申明:内容为浩途科技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